拓展器材综合服务商
原因是在进口武器数量的统计榜单中,印度的进口量仅次于战乱之中的乌克兰,位列。这让印媒们在报道此事时颇为自得,认为他们实现了印度的夙愿,在国际媒体榜单上终于超越了中国。
只有《欧亚时报》发出了比较客观的声音,他们表示这并非是一个光彩的里程碑。进口量的悬殊对比,恰好从侧面印证了中印之间的军工体系差距在被不断拉大。斯德哥尔摩的数据究竟反映了什么?现今中印之间的军工体系差距又有多大?
数据显示,2020~2024年中国武器进口量较上一个统计年(2015~2019)下降了足足64%,仅占全球进口总量的1.8%。相比之下,印度的武器进口量虽然较2015~2019年出现了9.3%的下降,整体规模却依旧居高不下,占到全球进口总量的8.3%,牢牢霸占着全球第二的高位。
这就出现了一个核心问题,要知道中国军费开支高达2204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而印度2023年军费支出只有836亿美元。两国武器来源的不同,直接证实了双方军事工业发展路径的巨大差距。中国的军费开支大多数都用在完善军工体系,加强研发。但印度的军费开支却大部分用在了买买买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国防工业高度依赖进口装备,俄罗斯的苏27和s300都曾一度是我国军事国防的核心装备。但在1989年,欧盟国家提出对华军售禁令,实施对华武器技术封锁政策,迫使我国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如今,我国海陆空军以及火箭军等多个新兴领域发展成果显著。歼35、歼20以及轰-6K/N战机先后服役。以歼20为代表的五代隐形战机,性能更是足以媲美美国F22和F35。海军的山东舰以及福建舰陆续下海,让我国在近海防御上近乎占据无敌优势。
展望未来,陆军的四代主战坦克即将亮相。据传将配备无人炮塔设计以及主动防护系统,可在0.3秒之内准确识别来袭弹药并精准拦截,成功率预计高达90%以上。人工智能辅助作战系统在大数据的加持下,可在短短一秒内为战车提供3大作战方式。
15式改进型轻坦克,搭载新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可瞬间爆发至1200马力以上,极速将突破每小时75千米,大幅度的提高战场态势感知力。
除此以外还有射程超550千米的新型远程火箭炮,采用卫星+惯性复合制导技术,命中精度缩小在5米以内。新型自行火炮,射速提升至每分钟十发,最大射程扩大到50千米,首发命中率达到95%以上。
海军方面,我国的004航母已经被多家外媒曝光,外界猜测共和国第四艘航母排水量在11.5万吨以上,采用核动力系统,搭载4条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日出动量提升到200架次。此外还有055A驱逐舰、095型攻击舰、096型战略核潜艇等等,都将在未来两年一一下海。
空军未来更是令人期盼,六代机现已进入原型机测试阶段,采用变循环发动机,巡航速度最快3马赫,作战半径扩大至2000千米以上,雷达反射面积小于0.01平方米。这一切成就都令印度深感望尘莫及。
反观印度呢,近些年虽然高呼“印度制造计划”,试图推动本土军工发展,但取得的成就却不尽人意。仅一个英萨斯步枪的研发时长就长达12年之久,阿琼坦克研发30多年依然短板极多,所谓的光辉战斗机从05年至今也仅仅生产了30多架。
时至今日,印度空军体系依然由苏30、法国阵风战斗机以及美国P81侦察机构成,可见其军工体系有多滞后。
在海军方面,印度的卡尔瓦里级潜艇从设计到服役横跨20年,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历时17年,一个四万吨的航母还建造了十多年才刚刚下水。在这十年间内,我国下水航母已经三艘了,第四艘航母都要问世了。
印度军工体系目前问题繁多,首先是对进口武器的依赖过于严重。多元化进口模式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军队战力,但也加剧了国家军费支出的压力。由于印军各类武器的内部系统都是从各国进口的,所有单整合不同子系统就要花费巨量时间,一不小心还易引起适配出错。
其次是军工产业的基础过于薄弱,钢铁、机械加工等诸多行业十分落后,极度影响武器的装备生产。而印度政府还不善于正视差距,而是一味的夸大媒体宣传,妄图从舆论上达到与世界强国相提并论的程度,其实就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关注下榜单映射出的世界局势现状,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球2020~2024和2014~2019年间的武器转让总量是大致持平的,但某些地区和国家之间出现了显著差异。整体来说,欧美的武器进口在过去四年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亚非中的进口量则出现明显下降。
北欧成员国在本统计年度的武器进口量翻了一倍之多,其中64%的武器都来自于美国。这反映了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北约成员国普遍对自身的处境感到担忧,并被迫加大了对美国武器的依赖。
而亚洲、大洋洲武器进口量的减少主要源自于中国和中东近些年缩小了武器进口规模。像中国武器进口幅度减少了64%,中东进口量也下降了20%。
但尽管如此,亚洲和大洋洲依然是全球顶级规模的武器进口市场,因为日本、菲律宾等国在过去四年内的武器进口呈现逆势增长。尤其是菲律宾,进口量增幅高达93%,近乎翻倍。
在武器出口领域上,美国依然是无可撼动的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国。2020~2024年间的武器出口量占到全球比例的43%,并实现了21%的增长。过去四年,美国向全球107个国家提供了各类武器,其中欧洲接收了35%的武器,中东接收了33%,而美国武器的最大单一接受国是沙特阿拉伯,占比高达12%。
相较之下,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在过去四年出现了急剧下降,降幅高达64%。究其原因,俄乌冲突的爆发是根本因素。冲突爆发让欧洲国家迅速调整国防战略,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也遭受了大力制裁。
至于中国,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世界前五大武器出口国,武器产品畅销至东南亚、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尤其是翼龙无人机、VT-4主战坦克更是凭借性能强悍、物美价廉的产品力优势,在国际武器市场上稳居一席之地。巴基斯坦和沙特甚至已经与我国建立了本土化生产线,双方的持久深度合作为国际军贸提供了新的样本。
迄今为止,我国在全球军火出口市场排名第四,占到全球出口总量的5.9%。这个数据无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最起码与我国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身份地位并不匹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马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记得提前准备这些数学教具! 一盒全都配齐了,利用教具更好理解,孩子学的更轻松~#一...
马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记得提前准备这些数学教具! 一盒全都配齐了,利用教具更好理解,孩子学的更轻松~#一...
“投资于人”时代来了:中国首次全方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每年有望释放超千亿消费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