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器材综合服务商
200万架注册无人机、2万家运营企业、2300家研发企业、超5000亿元经济规模……一系列数据展现出我国低空经济在加速“起飞”。
全球首个吨级以上eVTOL 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成功研发,载重可达1吨;
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首发亮相,最快飞行速度250km/h,续航超200km;
可载重80公斤的油动力无人直升机惊艳亮相,油动力技术大幅度的提高载重能力……
过去几个月,“低空经济”的概念密集发布,因此,很多人说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从北京车展到珠海航展,各个展览纷纷展示了低空经济黑科技产品。
与此同时,义乌也在积极培育低空经济产业,设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低空经济展厅、全球数贸中心布局低空经济行业等等。
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举办,本届航展首次设立了低空经济馆,汇聚60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全方位展示了一系列硬科技。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全球公开首飞、双尾蝎-B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无侦-7和无侦-10无人机“自行飞抵”珠海金湾机场……
可以这么说,珠海航展上的每一台无人机都是“拳头”产品。中国飞行器无论是载重、续航、成本,还是综合性价比,都稳稳地站在了世界前沿。当前全球七成以上的消费级无人机和近六成的工业级无人机都来自中国。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就已经突破了200万,研发企业超过2300家,运营企业超2万家,产品更是数不胜数。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的无人机制造大国。
回首过往,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形态趋势。当下,中国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根据义乌指数走访了解,我国低空经济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应用场景占据全球80%以上。
2024年3月,全国两会把“低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其职责在于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与中长期规划,为低空经济的稳健前行筑牢制度根基。一系列有关政策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决心和战略方向。
据义乌指数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跃升至2万亿元。届时,通用航空装备将有望全方位深入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海外市场也大放异彩,出口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23年出口数据看,美国是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出口的第一大国,出口额达18亿元,荷兰、德国位列第二、第三。
2024年9月1日,国家对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及其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出口标准有所放宽。未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逐步改善、出口政策持续放宽,慢慢的变多的无人机等低空经济产品有望从中国走向世界各地。
依托地区产业基础,长三角及大湾区有望引领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2月,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超六成企业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大多分布在在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华北地区占比约15%,大多分布在在北京市。
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主要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中游环节主要负责装备制造和配套服务,下游环节则聚焦于产业融合,涉及无人机在物流、农业、旅游、消防和应急等领域的应用。
低空经济以其涵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丰富的产业链环节,具备强大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撬动数千亿产业规模蓬勃发展。
从城市街巷的“空中快递”到都市间的“空中通勤”,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实践,尤其是物流配送与短途客运两大“先锋”场景,正在国内外加速落地。
针对山区、偏远地区和近海岛屿运输难的问题,通过无人机、支线货机来进行物流运输,可以缩短时间、减少相关成本、减少危险、提高效率。2024年12月1日,舟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人机全流程夜航海岛物流配送,8个无人机起降点建成、9条航线获得空域使用批复,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根据义乌指数预测,到2030年中国无人机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
对于“中国快递第一城”义乌,仅在2024年1-10月期间,快递量便已超百亿件。若将载重无人机投入到空域短驳物流中,能有效突破地面交通拥堵的限制,实现快速、精准的货物投递。一旦无人机运载在义乌城市短驳配送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配送时间将大幅缩减,物流效率显著提升。
2024年11月21日,义乌低空经济巡展首场活动中的无人机载货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飞行路线连接义乌国际商贸城与双江湖,全程长达12公里,相比传统公路运输方式,无人机耗时短,仅用13分钟便顺利完成任务。
eVTOL的出现让空中城市交通成为可能。eVTOL的全名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种新型飞行器不需要长跑道,在小面积地块就可以垂直起降,充电方便、噪音小,能大范围的使用在城际交通。
2024年,“空中巴士”开始在一些地方常态化运行。4月,深圳到珠海的大湾区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月,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开航,乘客从深圳北站东广场登机可实现1小时内到达粤港澳大湾区90%以上地区;12月31日,EH216-S载人eVTOL围绕义乌梅湖体育中心上空和义乌江边飞行一圈后平稳降落,标志着载人eVTOL在浙中地区成功实现首飞……城市内交通堵塞问题有望通过eVTOL空中航线-S载人eVTOL在义乌首飞 图源:义乌指数
在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势开阔地区,植保无人机在农林植保领域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2024年5月7日,在新疆阿依库勒镇墩阔坦村的棉田里,几架植保无人机于棉田上空穿梭,1个多小时便完成了300余亩的农药喷洒任务。无人机工作效率高,雾化均匀,所喷洒的农药能让棉苗充分吸收,相较于人工费用,也更为经济实惠,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在山区的救援行动中,国产无人机被大范围的应用。无人机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寻找被困人员,将位置信息及时反馈给救援中心。
此外,在城市的应急救援中,无人机可以飞到火灾现场上空,实时监测火势的蔓延情况、建筑物的收到损害的程度等,为消防部门制定灭火方案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2024年3月15日,双尾蝎应急通信型无人机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等部门的组织调度下,执行灾情广域巡查及公众通信覆盖任务,连续飞行近14个小时,完成了火势实时监测、火场面积测量、公网通信保障支持等任务,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当下,国内还未形成聚集性的低空经济产品展销市场,在国家全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背景下,义乌市场正在积极抢先布局,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先发优势,先行先试。商城集团把集聚培育新行业作为推动义乌市场向第六代市场迭代跃迁的重要抓手,并通过产业带联动、商协会对接、支持办展等方式,为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引育路径。
2024年9月1日至3日,2024CIUVS无人系统技术成果交易展洽会在义乌成功举办。
飞行器惊艳亮相,可应用于载人交通、低空观光、物流运输和应急抢险等多种场景。
2024年12月26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低空经济展厅于国际商贸城一区开放。穿越机、航拍无人机、无人机足球等多款商品吸引大量客商驻足。
现场有很多来自墨西哥、智利等国家的客户对无人机感兴趣,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在积极储备客户,一旦出口政策放开,我们有信心第一时间让更多的国产无人机通过义乌销售窗口亮相海外。”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势头之下,义乌将依托展会的溢出效应,成为国际无人系统采购商、经销商的“淘金胜地”。
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作为“首发经济”的平台,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加速推动义乌市场从传统贸易形态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为低空经济相关这类的产品的“顺利出海”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人机及无人化装备、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装备、AR/VR装备等行业被纳入全球数贸中心的五大行业方向之一,这一战略布局彰显了义乌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前瞻性眼光。未来将有更多低空经济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全球数贸中心,这逐步推动义乌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和壮大。
国际商贸城新能源商品市场汇集了670余户经营主体,产品涵盖各类电池、电机、螺旋桨、摄像头、云台等众多品类,具备整合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生产销售通用关键配件的强大能力。以电池生产为例,义乌众多的电池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研发生产出满足无人机长续航需求的高性能电池产品,实现其规模化生产与高效供应。
当下,因无人机出口管制等原因义乌市场尚未充分的发挥外贸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可谓任重道远。展望未来,
这一优势不仅将吸引众多低空经济企业向义乌汇聚,还会带动诸如研发、检测、维修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协同共进,持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为义乌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时代的洪流中,要一直地寻找新的方向,开辟新的航道,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义乌市场,作为“世界货地”的贸易窗口,汇聚了大量海内外客商资源。与此同时,义乌市场也一直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先行先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这彰显了市场人“不破不立”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始终相信未来义乌引领City Fly将指日可待。